close

來源:孕峰

 

遨遊瀏覽器給了用戶一個對視頻廣告“快進”的按鈕。峰哥好開心。每次看到高潮情節猛然進來一串又臭又長的廣告,看又不願意,去上趟廁所時間又不夠,真有種被侮辱、被強迫的感覺。

Whatsapp的創始人說不做廣告的原因:“廣告不只是美學上的破壞,它會侮辱你的智商和打斷你的思路。”牛掰公司不屑於靠侮辱用戶掙錢。

侮辱用戶不是互聯網的方式。YY的李學淩解讀互聯網思維的第一條:“永遠站在用戶一邊,而不是對立面。”但中國的視頻廣告在對立面上走了太遠,到了魚死網破的地步。

第一,互聯網上的圖片廣告通常都有個按鈕,讓用戶隨時可以X掉廣告。第二,Youtube上的視頻廣告播5秒後用戶就可以跳過去。言下之意是,若這個廣告5秒內不能打動你,那強迫看完除了讓你反感甚至生氣,沒其他作用。這會倒逼廣告做得有趣、實用。

但中國的視頻網站沒這樣做,它們不僅要你把廣告看完,而且還要跟幫用戶逃離侮辱的流覽器玩“二選一”的死亡遊戲。遨遊說要誓死捍衛用戶“快進”的權利,但視頻網站要誓死維護侮辱用戶的權利。

現在來看硬幣的另一面。

視頻廣告的第一個理由是,這是我為用戶提供的內容+廣告的“打包”服務,第三方流覽器無權更改這個服務。若用戶不喜歡,它可以不看。

遨遊的“快進”按鈕本質上相當於你看電視時拿在手裏的搖控器。放廣告的第一秒,你就轉臺。但視頻網站會辯解:你轉臺可以,但電視廣告還是會一秒不差的放完。確實人不會轉臺而是習慣性一遍又一遍看同一個廣告;若沒“快進”按鈕,確實也有人即使再厭惡網路視頻廣告也會一秒不差看完,這兩個人群明顯有“懶漢”或“腦殘”症狀。視頻網站確實損失了一部分廣告被流覽的時間。

視頻網站的廣告就是為一幫“習慣被侮辱的腦殘或懶漢”而準備。這個群體的時間和精力促成一家又一家侮辱者的所謂成功。這就是納斯達克上市、頂著互聯網概念股光環的公司們的真實嘴臉。馬屎皮面光。

視頻廣告的第二個理由是,沒人看廣告,就沒錢買入版權,影視創作者的回報就會少,這個產業鏈可能崩潰。這個看起來同樣光鮮正義的邏輯,同樣臭不可聞。

李學淩理解的互聯網思維的第2和第3點是:核心競爭力產品一定免費,越有競爭力的東西越要免費;不要期待每個用戶都會給錢,都總會有用戶給錢。

視頻網站會說,看,我們也免費了,所以要通過廣告盈利。

概念被偷換了。把李學淩的話換一種更徹底的說法,就不會引起誤解、被拿來當作是侮辱的通行證了:核心競爭力產品一定讓用戶零成本獲得,越有競爭力的東西越要如此;不要期待每個用戶都會付出成本,但總會有用戶付出成本。

廣告就是一個成本,而且視頻廣告就是要讓所有用戶都付出一樣的成本。多麼愚蠢、落後的商業模式。與互聯網的方式背道而馳。

有人會說,視頻廣告的強制播放就是為“迫使”用戶升級為付費會員,從而間接實現“讓一部分人付費”。但真實的互聯網方式是,零成本讓用戶享受核心產品,用獨特的附加服務吸引一部分人付費;而絕非處心積慮對用戶享受核心產品製造障礙,從而脅迫一部分人為順暢享受核心產品付費。這一套把戲在互聯網上多年前就被用過了,結果是底褲都輸掉了。

當下中國網路視頻的領頭羊本質上就是傳統企業,幹的就是把傳統的視頻生意原封不動搬到網上,血管裏流的不是互聯網的血液。擅長的就是拿著一個被講了上百年的傳統故事去融資,買版權,賣廣告,擴大規模,然後遮罩和打擊新進入者。互聯網特有的產品、商業模式,不會。對創新沒興趣。不會主動去改變這個產業,只想成為老舊鏈條的一份子,坐地分贓。

這是一個被資本家綁架的行業,而不是一個被互聯網的產品經理驅動的行業。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產品經理僅僅是給了一個“快進”按鈕,用戶都欣喜不已,而它們就好像一下被逼到跳樓的邊緣。多麼脆弱的產品體驗,多麼愚蠢的商業模式,多麼絕望的反擊。

至於沒廣告的視頻網站怎麼賺錢,甚至沒版稅的明星怎麼賺錢,峰哥也好奇的把問題提給了李學淩,這個同學剛把起價3000元的線下英語課程給免費了,對完成課程的學員還要反過來獎勵100元。李學淩沒吭聲。當然,輪不到他吭聲。甚至,連他自己的教育產業怎麼賺錢也可能沒想清楚。

不過區別在於,他敢幹,有信仰,他相信互聯網在本質上的顛覆能量,互聯網不是可以顛覆而是必須顛覆,他相信只有砸毀一個舊世界才能迎來一個新世界,他不敢與用戶為敵,敢於與舊世界決裂,他相信只要跟用戶站在一起就能看到第一縷新鮮的光亮。他不抱殘守缺,不螳臂擋車。

互聯網的未來,這個商業新世界的未來,屬於這樣的人。

還是讓峰哥來給一點營養。作為一個單槍匹馬、勢單力薄的自媒體怎麼賺錢,如何從無到有的沖出來。峰哥這番誠懇和摸索,應當能給那些看起來高大上的遺老遺少們一些啟發。

1、廣告。但只放在文章末位,決不會放在前面或中間。不能侮辱讀者,也不想被詛咒,別飲鴆止渴。放在文章末位的廣告的效果要遠好過放在前面。讀者是出於好感而看廣告,而不是因為被打擾或者被要脅而看廣告。

2、廣告即內容。《徵集CXO攜手蔡文勝參訪以色列》這樣的文章就是廣告,但同時也是內容,對於峰哥的核心讀者有價值。廣告即內容才是趨勢,枯燥無味、侮辱智商、只能靠出錢才能讓人看的廣告只會召來厭煩。

據說韓寒拍的電影裏就有不少如此的廣告。期望這部電影靠這個就能盈利,免費在互聯網上放,看的人越多,這種廣告就越值。

還有那個杜蕾斯,做出來的“把廣告和內容融為一體”的生動有趣的東東,讓線民們拍案叫絕,主動為它傳播。那些還在視頻網站上砸大錢放又臭又長的垃圾廣告的公司,第一件事是請市場部副總裁另謀高就,第二件是把硬廣告預算縮減90%,第三件是CEO帶隊拜訪杜蕾斯。

3、打賞。去年峰哥在三篇文章的末位請讀者往支付寶帳號打賞錢,共4500塊。考慮到支付寶脫離了微信系統,操作不便,同時也不缺錢,這個方式沒持續。但平均每篇文章1500,夠買柴米油鹽了。

4、紅包。今年在兩篇文章末位提醒因峰哥建議而賺到錢的讀者給紅包,同時再以股票錦囊作為回報。這個操作比支付寶打賞容易得多,總入賬5萬。只等微信為公眾號開通紅包,讓這個過程幾秒內能完成,靠紅包就能活得不錯。

5、旅遊。峰哥負責策劃、品質把關、宣傳,跟第三方機構合作搞出國考察互聯網的旅遊專案。這個屬於媒體利用自己的專業、影響力和入口位置“下沉”到傳統產業的案例。掙多少就不公佈了。自己猜。

6、諮詢和培訓。自媒體興起,社會化行銷如火如荼,某些大牌傳統報業集團要轉型,請峰哥做顧問,一起打單子,拿傭金。它們有客戶,峰哥有實戰和專業,一拍即合。這個收入也不披露了。

再有就是給企業做培訓和建議。聽說有位老媒體人靠給傳統企業講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就賺大發了。峰哥自愧不如。這不是媒體專長,峰哥口才差,也不想四處奔走,很少賺這個錢。但好歹是個路子,列在這裏。

7、付費寫作。這不是軟文,相反都是閱讀和轉載量極高的硬文。前提是兩個,第一是付費公司要有乾貨,第二是你的老大要跟峰哥直接、深度交流。願意出錢、老闆自己還肯花時間的,必有猛料。這樣就能保證品質,三方獲益。

它付費不是買你的觀點,而是買你的時間、專業、還有通路。它付費不是要你去欺騙你的腦殘讀者,而是通過你去抵達你的優質受眾。

8、羅胖搞的會員,峰哥也想搞,也能搞,搞行業高層這個群體。可一搞會員,雜事就多,就得線下聚會,就得人情來往,多少還得拉幫結夥。不符合峰哥閑雲野鶴的風格,所以暫時就作罷。

但只要有合作方出現,峰哥出媒體出人脈,你搞定其他,然後各取所需,那就可以立刻搞。

……

峰哥並不感到哪怕一點點的傲嬌,只是慶倖,只是驚歎於互聯網世界向我們打開了一個從未曾想像到的五彩斑斕的玄幻空間。但前提是,你得先放下老舊的東西,去全身心擁抱它。去打翻,而不是繼承。

對於那些要跟用戶迫切渴望的“快進”按鈕死磕到底的視頻網站,無疑是必將滅亡的恐龍。賣空它們的股票吧。

料想不多久,就會有流覽器“無意中洩漏”這樣的資料,只要被允許,80%以上的視頻廣告會被用戶主動X掉。這意味著,至少80%的廣告是無效播放,這期間用戶在喝水、上廁所、刷微博、看微信,更甚至,在抱怨。

傳統廣告的根基早已中空,它一直建立在與廣告相關的各式從業人員的層層回扣、資料作假、相互掩護的黑色鏈條裏。這是一個共謀的體系,腐敗不堪。

視頻網站的價值就是建築在這樣的流沙之上。保守估計,它們的真實價值只有目前市值的一半。有個視頻網站CEO曾自信的對峰哥說,從電視臺轉到互聯網的廣告足夠支撐總共幾百億美金的市值。可他忘了,互聯網是把時間搶過來了,但同時也把傳統廣告的存在價值釜底抽薪了。他犯了一種叫“刻舟求劍”的錯誤。

最後,號召所有自媒體人都向死而不僵的傳統媒體所依賴的欺詐、腐朽、脆弱的傳統廣告體系發起革命的衝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灣科技企劃部 的頭像
    台灣科技企劃部

    台灣科技企劃部

    台灣科技企劃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